
雞肉,
糖醋雞、烤雞、炸雞、土窯雞…..
不同料理方法是不是味道都不一樣?
➤同一植物,不同萃取法的香氣都不一樣。
課堂上盲吸,學生還會以為是不同植物。
➤如何快速學習不同萃取法的香氣? 推薦5個植物訓練嗅覺
用鼻子!!!!!!
多找幾個植物有不同萃取法的,然後同時嗅吸對比。
至少找個5組以上,有的植物會有蒸餾+溶劑+超臨界,有的或許只會有兩種
這樣訓練過一回
基本上身體之後聞到香氣
幾本可以馬上辨別這可能是哪一種萃取法,雖然不精確但也不會差太遠
我教調香課會用以下比較好入手的植物,
這5個植物的三種萃取物在實際運用上也超實用! 又好聞~又能真的用起來

🌱 ▍同時具有三種萃取方法:蒸餾+溶劑+超臨界 的推薦五種植物:
- 真正薰衣草
- 德國洋甘菊:超臨界(還有Total+Select)
- 胡椒薄荷
- 生薑
- 快樂鼠尾草
如果5組不行,就多訓練幾組。聞香經驗不足的學生,10組也可以了
讀幾十本書用大腦去認識、想像香氣,
不如花30分鐘聞一輪來的快、有效、深刻
其他還有很多植物有一種以上萃取法,也很適合訓練鼻子
哪就是增加香氣嗅覺的廣度了。

如果你愛用科學腦,簡單可以從以下兩角度去理解化學分子的不同:
🌱 ▍萃取法會影響萃取物所含有的化學分子組合不同
- 母菊天藍烃 只會出現在蒸餾法中。是天藍烴azulene,經過蒸餾萃取形成的。 不會出現在其他萃取法。德國洋甘菊精油、西洋 草精油的漂亮藍色來源。
- 香紫蘇醇,蒸餾快樂鼠尾草精油中只有微量,在超臨界CO2快樂鼠尾草中是極高比例60~90%。
- 聖約翰草,抗憂鬱的貫葉連翹素(抗憂鬱關鍵成分)、金絲桃素 (Hypericin)只會出現在超臨界萃取,不會出現在蒸餾。
以上列舉幾個簡單的例子,不同萃取法產生的化學分子不同,氣味、顏色也會不同。
🌱 ▍分子大小
假設一個植物有100個大小不同的化學分子,由小到大排列1~100號好了
在蒸餾、溶劑、超臨界CO2三中方式下
- 蒸餾: 可能只有最小的1~30號
- 溶劑:可能只有1~50號
- 超臨界: 可能有1~80號,剩下的就是那些無法萃取的渣,這樣想會容易一點。
當然每一種萃取法都含有部分的「無法辨識成分」
通常大家都把眼睛死盯著可以辨識的那些熟悉化學成分
事實上,很多專家都覺得「無法辨識成分」才更是植物奇妙之處
這些「無法辨識成分」也是有香氣的
也很是讓香氣獨特的部分
分子大小組成不同,氣味是不是也就不一樣了?
「 超臨界和蒸餾的氣味怎麼差這麼多? 」 或是萃取法之間氣味怎麼不一樣?
這是一個高發問頻率問題 , 這篇文章也是特別為會問這類型問題的大家寫的。看這篇文章還是科學腦 , 拿起聞香紙吧!
工商服務時間: 因為有讀者詢問 , 先列出網站內有的品項 , 有些品項會是接下來幾個月的新品。 15隻精油套組會在三月開預購 , 4月寄出。
官網內: 真正薰衣草精油 、超臨界CO2 真正薰衣草、超臨界CO2 胡椒薄荷、快樂鼠尾草精油未來新品: 超臨界CO2 德國洋甘菊、 胡椒薄荷原精、生薑精油、超臨界CO2 生薑、超臨界CO2 快樂鼠尾草